《纲要》中提出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学符号的兴趣”,“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可见,幼儿园应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早期阅读活动,通过多通道的说说、讲讲、看看等互动方式,在引发幼儿对自主阅读浓厚兴趣的同时,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不断丰富幼儿的语言积淀,发展幼儿的语言实践应用能力。
一、营造合适温馨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幼儿园与家长应当为幼儿创设并引导幼儿接触一定的阅读环境,并想方设法唤起幼儿阅读兴趣,激励他们持续地、愉快地、主动地发展阅读活动,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早期阅读能力。
我们不可能期望孩子用意志和努力来阅读,但只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兴趣,并为幼儿创设早期阅读情境,就能够引起幼儿的阅读积极性。我还观察幼儿生长过程中的兴趣点,并在阅读区域中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早期阅读读物,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早期阅读活动。如:成成开始对阅读一点兴趣也没有,每次看书他总是胡乱地翻阅,有时还拿倒书,不爱惜书,但成成是个车迷,无论是电视上,还是图书上,只要有汽车的出现,就不会放弃……于是在指导的过程中,我将成成对汽车兴趣作为阅读情境创设的内容。我开始收集一些与汽车有关的读物:以及“一些介绍汽车类图书”等,这样成成就特别衷情于阅读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能动建构、积累和同化阅读经验。教师给予适当指导,鼓励他自主阅读。所以我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提供相应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让幼儿自愿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主要观察了解幼儿感知、体验的水平,为专门性的阅读活动打下基础。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继续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或条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活动材料。
二、培养幼儿的阅读常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同时,应有目的地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有条理、不怕困难、做事有始有终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是和学习的兴趣相关联的,良好学习习惯既是顺利进行早期阅读所必需的,也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准备工作。记住有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起初是我们养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1、指导幼儿有序看书
阅读图书,正确的方法是由前往后一页一页地翻阅书。刚开始时小班幼儿并非如此。在阅读活动中,我发现有孩子看书的方法是五花八门,有从后往前看,有的孩子从中间看起,也有的孩子是任意前翻后翻,即无序地看书。我问:“你看什么呀?‘孩子指者最熟悉的,最喜欢的某一页,用简单的句子告诉我:“小兔,”“怪兽。”“红红的苹果。”我从孩子的回答中悟出,小班幼儿还不知道事物的前因后果,对故事还不了解。因此,老师要以孩子为本,创设适合孩子阅读的条件。首先,选择的读物要形象鲜明,画面上的角色以1—2个为佳;背景图不能太复杂,图书的页码也要少之再少。我指导幼儿看书,先看封面,封面上是有字的。久而久之,看书要先看书封面,然后再往后看的习惯形成了。孩子拿到书,看过封面,很容易就翻到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在这种图书的帮助下,幼儿看一页翻一页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了。
孩子们翻书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是两手一起翻书;有的孩子是一次翻几页;也有的孩子是五指抓翻或等别人来帮忙等等。为了培养孩子们正确的翻书习惯,我设计了许多发展孩子小肌肉群的游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灵活地使用手指。我还设计了游戏活动“翻书找一找”,把画有小动物的图片装订成书,然后让孩子们在听到信号后,用大拇指和食指翻书寻找。这一系列的 活动锻炼了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平时我还注意提醒孩子,阅读要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书要一页一页从前往后轻轻翻;图书角看书时要安静,不能打扰别人,对图书要爱惜,不折损,不撕页,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阅读时我们非常重视幼儿“指认”技能的训练,让幼儿尽可能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使其同时运转。
三、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幼儿早期阅读
1、开展阅读学习,强调方法教学
经验表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追求教师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例如:《火车火车呜呜叫》采用的是“感知--体验”教学模式,教师与幼儿在观察图中共同扮演图片中的角色(小鸡、小狗、小羊)等,边看边说边做。从而使幼儿在模仿体验中快乐地开展阅读学习,使幼儿阅读中动静交替,从“不愿读”到“愿意读”,“被动学”到“主动学”,开启了主动阅读的大门。
2.根据幼儿智力发展规律,注重因材施教
《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速度都不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比方说,有的孩子喜欢阅读,但不擅长拓展,我们可以采取调动孩子生活经验,用动作、感情结合图片帮助幼儿拓展思维;有的想象力极丰富,但表达不够,教师尽可能让孩子多表达,单独开展指导,在日常阅读中指导幼儿讲述。有的孩子阅读习惯差,我们就让能力强的幼儿与他们共同阅读,用好的榜样影响他们校正不良习惯。交流阅读体会。教师要细心观察,注意调动每个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根据幼儿不同能力、不同水平进行指导,比如在学习《长大了》后,我们启发幼儿学一学动物的动作、表情,说一说小马、黑狗、山羊、黄牛是什么样子,它们都有什么本领,留有问题让幼儿思考。这样,老师可以从中观察了解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及时发现幼儿理解的差异,适当推敲原因并给予不同指导,这是整体指导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总而言之,针对个体的指导方法不一而定,形式可不拘一格多样化,以推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3.正确评价,及时地进行表扬奖励
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我就运用幼儿的这一心理,指导幼儿阅读,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若孩子在阅读活动中语言连贯且紧扣画面主题,声音洪亮,用词恰当等,问题回答的特别好,我们这时就该及时地给予奖励,还可以设置“幼儿进步奖”、“主动学习奖”等。教师可以口头表扬,让小朋友为之鼓掌,也可发些小奖品,如:小红花、小贴画或各种好看的图片等,幼儿得到的表扬奖励越多,他(她)就对这一活动越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
四、 调动家长参与阅读教学,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
《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早期阅读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理应得到幼儿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方能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制定如下方法调动家长参与阅读教学。
1、“讲” 包括家长讲和幼儿讲。每天,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地为幼儿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也可根据幼儿的阅读水平,让幼儿来穿插故事内容或续编故事,这样,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还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看”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色彩鲜艳的低幼读物,而且还应引导幼儿观看一些动画片之类的与视觉刺激有关的多媒体材料;也可教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与符号,或在逛街时带幼儿认识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商店名称、马路路名等等,这些都是早期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听” 孩子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而且也别忘了对他进步的肯定。有时,家长讲完一个故事后,也可同孩子交流一下读后感。交流时家长要注意倾听,及时帮助孩子引导话题,使之紧紧围绕主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家长的协助下帮幼儿完成阅读,并填写表格。让幼儿在书的海洋中摄取知识的能量。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完成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良好习惯的养成。